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首頁 智慧城鄉 新聞集錦

這三家台灣新創,用淨零排放技術攻佔全球! 國發會扮推手,協助MIT淨零碳排軟體服務前進世界

發佈日期:2023.01.16
瀏覽次數:955

資料來源:遠見雜誌【原文連結

 

圖/NextDrive(聯齊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顏哲淵(左)、Kdan Mobile(凱鈿行動科技)創始人暨董事長蘇柏州(中)、WeMo Scooter(威摩科技)共同創辦人暨副董事長吳昕霈(右)

 

面對極端氣候來襲,世界各國紛紛宣布淨零排碳路徑,以應對全球氣候變遷。台灣正有一群SaaS(軟體即服務)新創螞蟻雄兵,在國發會帶動、協助下,用自身淬鍊多年的技術和解決方案,讓台灣淨零碳排的軟實力被世界看見。

 

 

NextDrive》用一顆小方塊,打進日本能源管理、淨零碳排市場


來到日本名古屋一戶民宅,屋內一顆顏色雪白,尺寸比魔術方塊更小的閘道器,不但可以即時追蹤、分析用電量,還能根據AI軟體建議如何節電,配置再生能源,搭配儲能設備,甚至可以在用電高峰時節省三成電量。

這是來自台灣NextDrive(聯齊科技)的技術,進軍日本已邁入第七年,而且還和日本排名前五的中部電力、東京電力有密切合作。

然而,NextDrive創辦人暨執行長顏哲淵9年前一開始的題目,其實是家用物聯網產品,和能源產業關係不大。「就像是在既有的賽道上競賽,但這條賽道又寬又廣,要做到差異化不容易,」他比喻。

直到2016年的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顏哲淵才發現另一條別人都還沒發現的賽道。

當時NextDrive發表新品「小方微管家」智慧居家組合,是兼具智慧家庭、私人雲的物聯網智慧主機,不僅一舉奪下Computex創新設計獎,更獲得來台觀展時任日本電信網路公司IIJ產品開發部門高級顧問慶野文敏的青睞。

慶野文敏告訴他,日本正積極邁向能源轉型,NextDrive的「小方微管家」很適合日本,如果能串接智慧電表,會非常有競爭力。

這一席話,在顏哲淵腦海中如同靈光乍現,一邊要團隊研究日本能源市場和法規,一邊將公司發展發向轉為能源管理,「淨零的概念是這兩年才變熱,但我們當時就看到能源轉型的機會。」

 

圖/NextDrive(聯齊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顏哲淵。

圖/NextDrive(聯齊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顏哲淵。

 

2017年1月,NextDrive正式在日本成立子公司,而且還在IIJ會長鈴木幸一的牽線下,和日本第三大電力公司——中部電力展開合作。

上述合作案新聞稿發佈後,日本第一大的東京電力也找上NextDrive。好不容易透過一次次的實證案,讓日本客戶相信NextDrive的品質和規格符合需求,但卻遇上疫情攪局,合作案只能暫停。

NextDrive轉而在台灣本地練兵,開始向台電提案過去在日本做過的應用,讓台電也跟上日本趨勢,接受從需求端管理能源的新潮流,而不是只從電力公司做發電端的管理。

直到去年,疫情猶如進入隧道盡頭,才讓必須進入家戶才能進行的實證案得以重啟。6月NextDrive也參加由國發會在日本舉辦的日台新創高峰會,和不少大型日企洽談合作。

 

圖/日本・台灣新創高峰會(Japan-Taiwan Startup Summit) 。照片:國家發展委員會。

圖/日本・台灣新創高峰會(Japan-Taiwan Startup Summit) 。照片:國家發展委員會。

 

進入日本市場七年,即便中間有疫情衝擊,NextDrive營收依然連年成長。隨著各國陸續推出淨零碳排路徑,供應鏈對綠電使用的需求也愈來愈嚴格,顯示市場對能源管理的需求從未降溫。

「今年不做,明年一定要做。明年不做,後年就來不及了,」顏哲淵形容。看準這股淨零排碳趨勢,他也將從企業、住宅、運具三大面向,把NextDrive的解決方案推向美國、澳洲等全球其他潛力市場。

 

 

Kdan Mobile》用無紙化電子簽名方案,讓日韓大集團買單淨零碳排


場景轉到韓國首爾的另一處民宅。穿著合身西裝的高階主管,在早上出門上班前打開手機,同步進行電子簽名和文件編輯,背後的核心技術就來自台灣的Kdan Mobile(凱鈿行動科技)。

Kdan成立至今已14年,在App數量還不到1,000個的時候,就投入App市場,前後推出上百個小工具App。

隨著這種App市場變成紅海,Kdan很快轉型訂閱制,收斂過去App時代開發的數量與方向後,用SaaS模式拓展至企業服務,包括數位內容創作服務、文件解決方案、電子簽名方案等。

「產業變化很快,要不斷維持自己的競爭力,就要跟著需求走,」曾在工研院任職近五年,Kdan創始人暨董事長蘇柏州當時不只接觸很多海外合作案,也代表工研院參加國際軟體標準制定,形同從最上層標準看整個產業鏈快速變遷,也參與很多網路軟體社群運作。

 

圖/Kdan Mobile(凱鈿行動科技)創始人暨董事長蘇柏州。

圖/Kdan Mobile(凱鈿行動科技)創始人暨董事長蘇柏州。

 

早在疫情爆發前,蘇柏州就看準遠距辦公趨勢,在2018年推出電子簽名服務「點點簽」(DottedSign),除了可以節省紙張浪費、隨時隨地都可簽署,還有雙重身份驗證保護機制確保資安,疫情期間深受歡迎,目前全球已有逾70萬用戶,從去年只佔Kdan營收5%,預計到2025年可成長至30%。

Kdan旗下點點簽在內的軟體服務,也吸引韓國最大軟體集團Hancom、LINE母公司Naver注意。兩家科技巨擘共同出資的投資基金Dattoz,也在2021年7月宣布領投B輪融資。

這筆投資,形同是Kdan攻進封閉、在地化韓國市場的金鑰匙。去年3月,Kdan整合點點簽與PDF Reader等軟體,針對韓國推出在地版電子簽名軟體HancomSign,並和Hancom展開策略夥伴形式的銷售合作,把技術和服務落地至韓國。

同時也藉著這次合作,從三個面向進軍亞洲各地。首先,在韓國,凱鈿策略投資韓國企業通訊軟體JANDI,並在Hancom引薦下和三星洽談合作,壯大自身在韓國與亞洲軟體生態系的影響力。

另外,在日本,也因為Naver投資,和LINE有很密切合作,並把點點簽等Kdan引以為傲的服務整合進LINE企業版的內部通訊。

再者,在日韓長期深耕的東南亞,Kdan也跟著Hancom到越南等東南亞教育單位談合作,希望從小開始培養學生使用習慣。

「省一萬張紙,可以救一棵樹。我們過去一整年救了3000棵樹,節省超過550萬噸碳排,」面對淨零排碳浪潮來臨,蘇柏州將持續在日本、韓國、東南亞、美國、英國等重點市場佈建服務團隊,第一時間解決客戶痛點。

他也將持續參加國發會帶隊出席的展會,「有政府的背書,會讓金融、保險等敏感度高的產業,更願意和我們合作,」讓世界看見NEXT BIG「新創明日之星」之一的硬底子實力。

 

 

WeMo Scooter》用車聯網核心技術,阻止澳洲電動自行車遭竊


場景再來到澳洲墨爾本,一個物流電動自行車管理系統突然發出警示:有兩台車原本要回到站點,卻沒有如期回來。業者心急如焚,立即循線前往車子定位地點。

一到現場,發現這兩台車正要移動到其他地點被賣掉,旋即出手阻止,臉上緊繃的神情也瞬間放鬆下來。成功阻止這場竊案發生的功臣,正是來自台灣WeMo Scooter(威摩科技)提供的軟體服務。

「我們這樣的軟體,提供給車隊管理商被動、防守、主動提醒式的價值,」WeMo共同創辦人暨副董事長吳昕霈說。

圖/WeMo Scooter(威摩科技)共同創辦人暨副董事長吳昕霈(左)、執行長劉于遜(右)。

圖/WeMo Scooter(威摩科技)共同創辦人暨副董事長吳昕霈(左)、執行長劉于遜(右)。

 

事實上,WeMo另一個為人所知的形象,是亞洲第一家主打共享電動機車隨租隨還服務的新創公司,自2016年起在國內台北、新北、高雄陸續上線。目前WeMo有逾7,000台機車,累積用戶使用行為和路線後,做為智慧交通的各種分析基礎,而國發基金也看中其潛力,在去年底正式投資WeMo 3,100萬元。

這樣的服務,在同樣具有「機車瀑布」的東南亞國家深具利基,也有助於幫助東南亞國家朝淨零碳排目標前進。無奈卻因為疫情,威摩只能暫時調整發展策略,一方面推出WeMo Life,以自家開發的App結合美食自取服務,另方面則深耕核心車聯網技術WeMo Nexus。

去年8月推出的WeMo RenTour,就是WeMo Nexus的衍生應用,整合所有租車的相關作業,民眾只要透過該平台,就能向不同租車商租車。對租車業者而言,就不用再苦惱於複雜的文書作業與後台管理,只要專注在提供和維護車輛就行。

在國際市場擁有響亮名號的台灣電動自行車品牌Tern,不少客戶採用電動自行車從事物流,也找上WeMo合作,兩家各自擁有核心能力的MIT業者一拍即合。

對物流業者而言,不只可以防止車子失竊,還能用最有效率的方式配置人力調度、換電池路線,把能源使用效率極大化,也更貼近淨零碳排的願景。

面對疫情逐漸走向終點,WeMo除了將持續用核心技術進攻全球,也將積極評估出海共享電動機車隨租隨還服務至東南亞等其他潛力市場。

另一方面,WeMo在台灣向下扎根的腳步從沒停過。「機車的人口數比腳踏車多6倍,但我們現在的運載量,其實只有Ubike的一半,顯示共享機車市場還有12倍可能性,」吳昕霈認為,「越年輕,越共享,」接下來的另一重點,將是年輕化。

「每3.13位大學生,就有一位曾使用過WeMo的服務。」執行長劉于遜進一步分享,WeMo在去年除了推出WeMo RenTour,也進行品牌重塑,推動訂閱制服務WeMo PASS,甚至行銷活動還搭配贈送年輕人間一票難求的「炎上王世堅」脫口秀門票,讓WeMo成為大學生心目中共享機車第一品牌。

挾著這種認同感與自家核心技術,WeMo將持續擄獲年輕族群的心,未來也將透過參加海外展會,爭取疫後淨零碳排新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