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首頁 最新消息

Taiwan can help!水資源危機變商機:亞洲.矽谷3.0新南向深耕-台商智慧水務實戰錄

發佈日期:2025.09.11
瀏覽次數:68
極端氣候威脅全球,水資源枯竭的挑戰迫在眉梢,鄰近台灣的菲律賓、印尼、泰國、越南等新南向國家,近年洪災氾濫頻繁,凸顯排水儲水系統不足,另外逐年成長的龐大人口帶來更多污染,汙水處理、水質淨化等基礎建設欠缺,也讓水資源運用更得錙銖必較。
危機是轉機、更帶來商機!台灣的科技量能可望提供解方。國發會2016年啟動的「亞洲.矽谷計畫」進入3.0階段,要將看似跟科技沾不上邊的「水資源產業」,結合AI與物聯網,持續帶領台灣企業闖蕩東協市場。2025年9月3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登場的「眺望新南向智慧水務市場商機 臺商成功落地經驗分享」大會,集結了多家台灣隱形冠軍,包括以MIT智慧水表打進中東、非洲的弓銓企、靠AI管理汙水處理廠的信諾科技,以及運用智慧系統打進印尼市場的富鈞水資,都有精彩的落地經驗談。


圖說/「眺望新南向智慧水務市場商機 臺商成功落地經驗分享」活動貴賓合影,由左至右依序為,富鈞水資股份有限公司-林學廷執行長、工研院產服中心-方家振副組長、亞矽執行中心-李博榮行政長、臺灣環保暨資源再生設備工業同業公會-白陽泉前理事長、弓銓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蘇政賢總經理、信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陳冠榮總經理

亞洲矽谷推動智慧水務 拓展新南向合作
亞矽執行中心行政長李博榮致詞時表示,為深化新南向政策合作,亞矽繼智慧醫療、智慧農業後,再聚焦「智慧水務」,要以AIoT為基礎,協助台灣新創前進東南亞。李博榮強調,面對當前美中經濟與政治壁壘升高,台灣必須尋找多元出路,除了傳統的東向(如美、日)與西進(中國、歐洲、中東)外,新南向更是關鍵的第三條道路。李博榮分享,自己去年曾赴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研習一年,了解當地市場與政策動態,期盼以具體行動為台灣產業找尋利基。

圖說/亞矽執行中心行政長李博榮開場致詞

而海外實戰經驗超過40年的台灣區環保暨資源再生設備工業同業公會前理事長白陽泉,足跡踏遍印尼、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與泰國等地,他進一步提出,水務與環工產業應掌握五大策略,才能真正走出去、站得穩。
白陽泉指出,「一個水務工程不會只買泵浦或水表,是整套系統一起出去的。」他建議企業積極加入相關公會、協會,例如環保設備或營造工程相關公會,透過整合產業鏈、對接商機,才能提升競爭力。另外,參展是拓展市場的重要起點,參加當地商會活動、與駐地代表辦事處建立人脈關係,都是了解行情的重要途徑。白陽泉認為,不少台商會「跟著客戶走」,追隨國際品牌在東南亞布局,例如輪胎、紡織、食品、化工等產業,不過最好做到在地化經營、建立分公司與售後體系,若無法提供即時售後與技術支援,營運恐難長久。最後白陽泉強調,「先做好國內實績、再談外銷」,企業應先累積成功案例,才能以成熟技術與設備打造出口實力,在變動中找生機。

圖說/臺灣環保暨資源再生設備工業同業公會白陽泉前理事長分享智慧水務趨勢
 
應對中國設備低價戰 台灣靠細膩服務突圍
早期透過參展與印尼市場建立聯繫,疫情期間轉為線上溝通後,靠著專業與耐心累積信任,最終拿下印尼客戶訂單!富鈞水資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林學廷分享,印尼業者多半偏好價格較低的中國設備,過度節省成本、導致品質不佳,不過台廠細膩的服務和專業,最終還是能突圍。
但林學廷發現,要深耕印尼市場,了解當地文化很重要。由於印尼企業文化屬於「集權管理模式」,老闆擁有最後決定權,員工意見不易被採納,而且需求不明確、缺乏具體方向,都可能讓台廠無所適從。此外,印尼公司的人員流動率高,會議經常缺乏效率、重複討論議題,溝通相當需要花時間與紀律,這都是建立長期關係必須考量的關鍵。

圖說/富鈞水資股份有限公司林學廷執行長分享新南向市場成功落地經驗

AI賦能!物聯網創新應用 布局泰國合作機會
隨著環保法規日趨嚴格,污泥處理成本攀升,環境工程正面臨雙重壓力。信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冠榮表示,未來水務與環境治理的關鍵將落在「數據與AI的智慧應用」,現在包括國土管理署的「污水下水道資料整合雲平台」,以及產業園區管理局的「污水處理廠環境監測雲平台」都已導入。陳冠榮解釋,目前全台84座民生污水處理廠已有64座導入相關系統,「透過每5分鐘回傳一次的400多筆訊號數據,不必親臨現場,也能掌握水質與耗能。」
陳冠榮特別提到,今年他與台灣大學工學院一同前往泰國AIT(亞洲理工學院)參訪,探索水務AI應用在泰國落地的可能性。由於AIT與台灣有深厚淵源,目前校長為前台大電機系特聘教授李百祺,AIT營建學院院長趙國傑也是台灣人,未來可望與台灣產業界有更多連結。

圖說/信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陳冠榮總經理分享AI數據化管理系統與泰國合作商機

系統整合+在地認證 智慧水表開拓新南向市場
成立34年的弓銓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憑藉智慧水表成功布局新南向市場,觸角甚至遠赴非洲、中東。總經理蘇政賢指出,弓銓企業起家於傳統水表製造,現已轉型為智慧水務系統整合商,近年不僅協助馬祖完成從水源頭到水龍頭的全面智慧化管理,也在國內多地推動智慧水表普及,例如台北社會住宅、桃園地下水、台中高端建案亦相繼採用。
然而,要真正落地海外市場,面臨的挑戰遠不止技術。「各國的水表型式、安裝規格、甚至通訊介面與認證標準都不同,尤其是台灣的產品不一定能直接被新南向國家認可。」蘇政賢建議,企業需投入資源取得當地認證,並主動尋找可長期合作的代理夥伴,才能突破進入門檻。

圖說/弓銓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蘇政賢總經理分享智慧水表成功開拓新南向市場之決戰關鍵